一块月饼顶三碗饭?看看谁还不知道如何吃月饼!
都说中秋不吃月饼等于没过节?话是这么说,但你知道吗,一块80克的莲蓉月饼,含糖量相当于6颗方糖;一块100克的月饼,热量轻松超过3碗米饭;一块双黄月饼的热量,需要快走1小时才能消耗完!更要注意的是,很多“健康月饼”其实是“披着羊皮的狼”——无糖月饼虽没加蔗糖,
都说中秋不吃月饼等于没过节?话是这么说,但你知道吗,一块80克的莲蓉月饼,含糖量相当于6颗方糖;一块100克的月饼,热量轻松超过3碗米饭;一块双黄月饼的热量,需要快走1小时才能消耗完!更要注意的是,很多“健康月饼”其实是“披着羊皮的狼”——无糖月饼虽没加蔗糖,
昨晚超市排队,前面的大哥拎着豪华月饼礼盒,扫码时屏幕跳出498,他愣了半秒:“我送领导,领导送谁?
先来拆个误区:月饼不是毒药。任何食物,吃得对,它就是营养;吃得不对,它就是负担。问题不在月饼,而在我们怎么对待它。尤其是高血糖人群,吃月饼不是不能,而是要讲点策略。
文旅部说会有8.2亿人同时出动,我信,因为连我妈都打算去呼和浩特看月亮,她说城里灯太亮,怕嫦娥找不到回家的路灯。
中秋那天,我刷到一条外卖订单截图:北京朝阳的闺女给福州老家的爸妈点了一桌“团圆宴”,备注栏写着“别热太久,吃完记得开视频”。
打开小红书,深圳打工仔阿豪刚咬一口公司发的牛蛙臭豆腐月饼,直接原地干呕。
中秋刚过,医院里排着长队,月饼盒子提着一个赛一个,血糖仪“滴滴”响个不停。人们嘴上念叨团圆,身体却在暗暗“求饶”,这场关于圆月、莲蓉和葡萄糖的拉锯,从餐桌一路拐进诊室,热闹得很。
凌晨两点半的手机震动,把我从半梦半醒中拽出来。点开闺蜜的消息,黑漆漆的照片里只能看见前车的红色尾灯,配文就三个字:“人麻了”。定位停在G60高速服务区前,导航界面上的车流红得发紫,像条没尽头的红绸带,缠在黑夜里。
传玄宗中秋赏月,嫌 “胡饼” 听着别扭,杨贵妃随口改叫 “月饼”,这名字就扎下根了。
十月第一天,我刷到一条热搜:今年秋天被闰月硬生生拉长到11月中,30亿播放的#秋日四件套#把糖炒栗子烤成流量,我却盯着屏幕想——怎么还是没人约我一起剥第一颗?
我蹲到半夜,拿到出厂单:酒店款成本23.4元,其中铁盒14.8元,绸布3.2元,月饼本身5.4元。
月饼不用再塞满一盒子了,今年流行的是“一口一个”的小个子,50克刚够你咬一口,剩下的分给爸妈、孩子、对象,谁也不撑,谁也不亏,团圆不是靠重量,是靠分着吃时那句“你尝尝这个馅儿”。
最近刷社交平台,我算是开了眼——今年中秋的月饼界彻底“放飞自我”了!以前咱过中秋,心心念念的都是五仁、莲蓉、咸蛋黄这些老味道,结果今年一打开手机,全是年轻人“爆改月饼”的神操作,那脑洞大得能装下整个月亮,把汉堡、馒头、豆沙包全塞进月饼模具,属实把传统月饼玩出了
有人把折叠桌椅支在应急车道,泡一碗加肠加蛋的泡面,热气比发动机更早沸腾;有人打开后备厢,拿出月饼分邻居,五仁莲蓉双黄流心,一年才吃一次的甜,堵在路中央也变得应景。
Wuren literally means five kinds of nuts or kernels such as walnut kernels, almonds, sesame seeds, melon seeds, hawthorn, red bean
8月《烘焙之家》刚扔出两个狠招:白酒泡完冷冻、120℃慢烤再180℃急烤,全网晒图都在喊“蛋黄出油像蟹黄”。
今年的赏月?点心依然是广州酒家月饼,从小留下的味觉记忆,每到中秋前后就被唤起。
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与饴”,转眼间距离中秋节也不远了,作为传统四大节日,中秋节有着久远的历史以及文化内涵。中秋节源自上古时期对月亮的崇拜与祭祀,时至今日中秋节融合了诸多习俗,成为了人们祈求团圆幸福的美好节日。
就因为中秋节多吃了一个莲蓉蛋黄月饼,我妈当场把我整个月的生活费扣光。
每到中秋,一场关乎地方荣誉的月饼“口味大战”就将上演。从广式莲蓉的甜软到苏式鲜肉的咸香,从京式冰糖的硬核到滇式火腿的狂野,小小的月饼背后,居然隐藏着中国地域文化的深层密码。